我和萬中 |
姚集項目部 技術員 葛 陣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姊妹四個,我排行老二,小學畢業后進入黃陂區姚集中學就讀,03年初中畢業后因中考分數不理想,再加上家庭條件不是很好,15歲的我決定外出打工以減輕家庭負擔(當時父母不同意)。 那時三叔(現任武漢萬中建筑勞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天才——本報編輯部注)還是一個小包工頭,在武昌中南路有一個工地,6月21日考完后,22日我就帶上行李上工地打工。在那里工作了2個月后,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每天上班時間太長,又累,感覺還是讀書好些,三叔當時可能是看出我在工地吃不了苦,年齡又小,建議我還是去讀書(他總嫌自己書讀得少,所以鼓勵我們要多讀書),就問我的意見,我當時很高興就答應了。 經三叔找關系,我上了一所技術學校,當時學費也幫我交了,在那所學校讀了2年,期間每學期都拿了獎學金,因為在學校成績不錯,05年5月學校安排我去了武昌的一個國企(武重)實習,一個月后,公司發了500元工資,心想著以后再也不用花爸媽的錢了,而且在國企里面上班也很舒服,每天上午08:00到12:00,下午13:00到17:00周末還休息。就這樣到了06年5月實習期快到了,(因為當時還沒有畢業,實習期為一年)準備跟公司簽合同時我又猶豫了,雖然在里面上班又有保障,待遇也不錯,但是我知道要想晉升是比登天還難的,畢竟我只是個普通的中專學歷,又沒有關系,平淡過日子還行,但是我不想那么平庸的過一輩子,所以我果斷的辭職了。 其實辭職前的一個月我就在外面找過工作,只是一直都沒有找到,所以辭職后我馬上到濰坊市的一個工地去做事,當時那里有一個三叔的項目,爸爸媽媽也在那邊,我在那里打了一個月的混泥土就沒有做了,那時才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名農民工的艱辛,后來爸爸要我拜師學藝,讓我當一名泥工,我不愿意,為此還跟爸爸大吵了一架,負氣回了武漢跟一個朋友學了一年的貨車修理工,在那里可以說是混了一年。 07年年底在修理廠實在做不下去了,又在家里人的勸說下我去了煙臺市三叔的一個項目上拜師學起了建筑施工。工作半年后的一次,項目技術員跟甲方技術員辦理一個項目現場簽證時,叫我過去幫忙量尺寸,他們倆在那里說著一些事情,而我在一旁卻完全聽不懂,當時我就想,如果想做這一行,沒有一點專業知識是絕對不行的,所以我決定一定要提升一下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水平。 在煙臺的一所翰成培訓學校報了施工及施工技術管理課程,學時三個月,報的是夜校,晚7點至9點,每天下班后趕過去上課,放學后基本是晚上9點多才吃晚飯。有了那次的夜校經歷后,讓我覺得憑那短短的三個月,100多個小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08年年底,我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去中建三局開辦的武漢建筑工程學校就讀,學時3年。當時我已經20歲了,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的,因為同學們都只是初中畢業,而我可以說是社會青年了。為此,我努力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寒暑假也沒有閑著,都上叔叔的項目實習,也得到了項目領導的認可,就這樣經過兩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寒暑假的社會實踐,讓我一步步的迅速成長起來。 2011年畢業后,我直接進入了叔叔的公司當了一名施工員,現在我的工作也一直在走上坡路。2012年經村書記推薦,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黨員。2013年我成為姚集項目的施工負責人,2014年我挑起姚集項目的技術負責人的重擔…… 回想起來,我的成長除了父母的辛勤付出之外,還離不開我的叔叔和萬中公司,如果沒有叔叔的殷切期望和關懷,沒有萬中公司給我提供歷練的大舞臺,也不會有我今天的進步與喜悅!一晃也十多年了,青春期的我,有懵懂,有叛逆,直到現在取得點滴成績,我真誠的感謝父母,感謝叔叔,感謝萬中,是你們成就了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會再接再厲,努力工作,刻苦學習,事事為公司著想,不考慮個人得失,為公司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